11月5日上午,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中首次展出。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空军装备和实力的显著提升,也引发了人们对我国空军发展历史的浓厚兴趣。
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空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奋斗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中国空军迅速组建并投入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卫新生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飞行员们驾驶着简陋的米格-15战机,在朝鲜上空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涌现出如王海、刘玉堤等英雄人物,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国家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先进航空技术。1964年成功仿制苏联米格-19战斗机并定名为歼-6,成为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此后,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并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进行创新改进,我国陆续推出了歼-7、歼-8等一系列新型号飞机,逐步缩小了与世界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慢慢地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国空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新世纪初,以歼-10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问世,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独立设计制造高性能作战飞机的能力。而此次亮相的歼-35A则更是将隐身性能与多功能性完美结合,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尖端技术水平之一。
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显而易见,正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勇敢与奉献。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官兵一起努力下,中国空军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