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海军新闻公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消息,“通用原子公司”将为美国的各型两栖攻击舰、驱逐舰以及英国的伊丽莎白号航母安装小型电磁弹射系统,声称这将有效提升作战效率。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背后可能隐藏的技术危机和美国的“赶超焦虑”。对于美军来说,电磁弹射技术,作为一项关乎未来海军作战模式的关键技术,显然成为了他们对中国在军事技术上领先的焦虑回应。但这一系统的真正的完成,面临着三个难以逾越的“高山”:电磁弹射技术本身的不成熟,缺乏支持的工业基础,以及高昂的改装成本。即便美国急于赶超中国,其背后的技术难题依旧让美军深陷困境,仿佛在“摸着中国过河”时屡屡碰壁。
首先,电磁弹射技术本身的质量不过关是美国面临的最大难题。作为一项极具革命性的技术,电磁弹射被认为能大幅度的提高航母的作战效率,尤其是在无人机的弹射方面,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优势。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如美军所愿。我们以福特号航母为例,这艘作为美军新一代航母的旗舰,配备了最新的电磁弹射系统,但其实际表现却远远低于预期。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在多次测试中屡屡发生故障,平均每弹射70次就会出现一次故障,而电磁阻拦索的故障频率更是惊人,40次就会发生一次故障。这样的故障频率,根本没办法保障作战的高效进行。
最典型的例子是2021年的“大规模演习-2021”,美军动用了全球17个不同时区的部队,这中间还包括福特号航母。然而,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突发故障,导致整个演习的计划被彻底打乱。美军的指挥部无奈之下提前宣布结束演习,颜面尽失。这一切表明,即便美军已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发展电磁弹射技术,现实中的技术缺陷依然让他们举步维艰。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怎能支撑起美国对未来航母和战舰的技术要求?
其次,问题的另一面是美国的工业水平,尤其是造船业的衰退。美军希望能够通过在现有的两栖攻击舰、驱逐舰乃至英国的伊丽莎白号航母上安装小型电磁弹射系统来提升作战能力,但这一计划的实施,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是,美国的造船工业早已不具备支撑大规模战舰改装的能力。冷战结束后,美国造船厂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直到今天,能够建造大型战舰的造船厂数量已下降超过80%。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日渐严重,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流失,年轻一代对造船业的兴趣逐渐减退,这直接引发了美国不足以满足对战舰进行大规模改装的需求。
即使美军有必要进行结构性改造,要求战舰具备安装电磁弹射系统的空间和基础设施,然而由于早期设计并没有预留相关改造空间,这无疑将导致极为复杂和昂贵的改装工程。而这种庞大的改装工程,考虑到美国造船业现有的技术能力,根本没办法在短期内完成。这一现实困境,无疑将大大拖延美军实现计划的时间表。
再者,成本问题将是美国实施电磁弹射系统计划的第三大难关。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军队长期以来一直与资本主义巨头勾结,从美国政府中吸取大量资金。对于美军而言,电磁弹射系统的改装涉及到巨额的资产金额的投入,而美军的军工复合体和相关利益集团,往往会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溢价操作。在美国当前复杂的军工体系下,改装一艘战舰的费用可能会膨胀至不可想象的地步。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材料、设备、人员费用问题,而是整个军工复合体利益链条的深刻影响。最终,改装一艘战舰的成本,可能远高于原本预期的标准,这样的资金浪费无疑将让美国政府和军方陷入两难境地。而在中国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下,美军的溢价和资源浪费,慢慢的变成了其无法忽视的隐患。相比之下,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和航母建设上的成熟经验,无疑让美国在追赶的路上处于被动地位。
虽然美国海军目前急于赶超中国,在小型电磁弹射系统的安装上发布PPT并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弥补差距,但实际面临的技术、工业、和成本三大难题,却是美军无法忽视的“硬伤”。不仅是电磁弹射器的技术问题,更是美国造船工业和技术工人短缺的现实困境,使得美军的计划实施前景堪忧。与其说美国正在“摸着中国过河”,不如说这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焦虑和应急反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托中间人约领导吃饭,饭局结束时领导说“这道海参味道不错”,你可别说“这是野生的”,高情商这样做
独行侠后悔吗?东契奇32+10+7虐约基奇7中2 连96场中三分现役第一
苹果 iOS 18.4 首个测试版悄悄支持 HomeKit 扫地机器人
红米Turbo4 Pro再次被确认:设计类似iPhone,配置规格已没悬念!
不幸中奖:首个缺失 ROP 光栅单元的 RTX 5070 Ti 显卡现身
《失落之魂》游戏配置需求公布:i5-10400 + GTX 1060 起步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