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热点 “外扩”的美国军贸生意和声称“内卷”的美空军装备
时间: 2024-05-14 | 发布人:行业动态

  本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2020年度全球军贸分析报告,报告分析了2016至2020年,全球军贸市场上各主要国家与地区防务装备进出口占比与发展趋势。

  可以说,这篇报告与我们在去年12月的早读中曾综述报道的“全球25家最大军工企业”报告一脉相承,但更多了一些以5年为时间周期而观察出的趋势性新结论。

  对比2011至2015年(下文简称为“前5年”)和2016至2020年(下文简称为“这5年”)这两个5年的全球军贸市场的情况,最大的变化是,这5年间全球军贸市场交易额首次没再次出现大幅新增。

  报告指出,为何会出现这种基本持平的情况,是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交易量锐减,进而拉低了这5年的总量数据。SIPRI紧接着分析称:

  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全球军贸交易额迅速增加的情况将就此结束。虽然出于经济低迷的考虑,一些国家可能会考虑削减武器装备的引进计划,但是即便在2020年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也有几个国家签署了大型武器装备合同。

  目前,全球军贸交易额依旧持续保持着上世纪“冷战”后的最高点,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装备出口国,而且其在全球军贸市场中的份额已经从前5年的32%增长到了这5年里的37%。

  这一份额不仅远超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也更加拉大了与装备排行榜上的第二位国家:俄罗斯(20%)之间的差距。

  目前,美式装备销往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近一半(47%)流向了中东;而在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是其最大买家,采购量占美国军品出口总量的24%。

  正如之前“早读”系列中屡次提及的,印度和埃及慢慢的变成了近年来全球第二和第三大防务装备进口国。这样的增长,也非常大程度上左右了全球军贸销售这块大“蛋糕”该怎么切——俄罗斯在部分国际竞标项目中因为丢掉了印度市场,而导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出现了大幅下降。

  而法国与德国,倚靠着印度和埃及的市场,分别跃升到军贸出口国排行榜第三名(份额8.2%)和第四名(份额5.5%)的地位,这5年的装备出口量分别对比前5年增长了44%和21%。

  而作为全球军品市场上的传统大买家,中东地区在这5年里到底有着怎样的高增长?以该报告中的数据分析来看:中东地区的武器进口量较前5年增长了25%,是全球增幅最快的地区;依照国家来区分,沙特增幅为61%,埃及为136%,卡塔尔更高达361%……即便阿联酋降幅达37%,也在2020年与美国草签了50架F-35和18架MQ-9B的合同。

  除此之外,在报告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新细节:爆发纳卡冲突的高加索地区同样是军贸交易的活跃地区,双方都在近些年不断引进装备、强化军事实力。这其中俄罗斯的防务装备占据了亚美尼亚武器进口额度的94%,以色列则占阿塞拜疆的69%。

  作为全球第六大武器装备出口国的英国,只占到了全球军贸出口额度的3.3%……对比前5年来说,降幅达27%,已经退出了全球主要武器装备出口国之列。

  与之对比,占3.0%的以色列和占2.7%的韩国则一直迅速增加,前者较前5年增长59%,而后者增幅更高达210%。

  然而,虽然SIPRI的数据体现了美国“军火生意”一直在“外扩”,但3月号的《美国空军》杂志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美军装备的“内卷”——在杂志开篇文章中,作者呼吁拜登政府要在美国空军和太空军建设上有所作为。

  文章以回忆“冷战”结束后几年里的短暂幸福时光开头,紧接着话锋一转:“美国空军飞行员正开着肯尼迪、约翰逊时代装备的T-38教练机来学飞行,如果他们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他们的座下可能是在互联网出现前装备的喷气式飞机;如果这些飞行员驾驶轰炸机,这些轰炸机可能装备自古巴导弹危机之前,甚至一个家族的三代人都可能驾驶过同一架轰炸机或空中加油机……”

  当然,在伤感之后,文章作者也适当点明了美国空军正在推进的装备更新项目:譬如美空军正在购买F-35A战斗机,B-21轰炸机即将首飞,KC-46加油机的问题已得到解决,T-7教练机也已接近生产等……

  看起来这是一篇伤感而又中庸的文章,表达的诉求并不强烈,但在这篇文章之后,杂志主编若有所指的安排了另一篇文章:《知彼》(Know Thy Enemy),其中的假想敌,自然是中国。

  这篇在忧郁情怀中分析美空军装备建设“内卷”的文章中,作者从一个剖面点明了“为何会内卷”的一些原因:在一些关键决策上的短视,造成了目前“内卷”的现状。

  作者列举了F-22被削减的决策来说明决策者的短视,及其难以处理的后果——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决定削减美空军的F-22装备量,原因是他认为对于向投炸弹这一功能来说,F-22设计得过于“精巧”了。

  而在文章作者看来,由于未来美国的国防战略将会把中国视为对美国全球利益的主要威胁之一,而应对中国这样的“威胁”,F-22这样的隐身平台将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F-22的彻底停产,这一战略出现了明显的短板,这就造成了美国空军整体战斗力上的“内卷”。 类似的案例还包括B-2的产量远低于原计划的132架、C-17的生产线被关停等……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