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盛大开幕,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代表齐聚乌鲁木齐,共同探讨
第七次全国科技援疆暨“四方合作”推进会议的召开,明确了新疆将依托自身特色,走出一条科技强区之路。
5年来,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各援疆省市支持下,新疆结合自己实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如今,新疆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新疆迎来了多个国家级高新区的获批建设,比如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区、克拉玛依国家高新区等。
同时,还成功申报了多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如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在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新疆的太阳能、风能、特高压输变电等产业技术,已领跑全国,超低风速风机技术国际领先。
加速释放能源资源潜力,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对此,不少地方伸出科技援疆之手。
2020年以来,北京向新疆输出技术合同6186项,成交额达614.1亿元。其中流向和田地区的技术合同13项,成交额16.1亿元。
浙江省支持浙江大学楼兵干团队,成功解决新疆香梨产业的果树枯病难题,使产量提高超40万吨。
广东省支持深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改造45座日光温室大棚,预计助力农作物产量提升50%~200%。
新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目光。在创新的道路上,他们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科技强区的目标阔步前行。
根据《工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目录(2023)》,我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九大产业。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我国始终将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了20个重点发展趋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十大更是擘画了2035年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这份梦想与期待。
新疆,这片广袤的边疆热土,也在科技强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的设立,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都彰显了科学技术创新的决心。
除了注重修炼“内功”,新疆还擅长汇聚外部力量。通过科技援疆,不断的提高自身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如今,这里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正如旭日东升,展现出勃勃生机。
以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为例,走进这里,便可以感觉到这片土地散发出的工业魅力。这里明确了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
②依托高分子膜新材料、硅铝基电子新材料、石墨烯、聚甲醛等前沿技术的新材料产业
2023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5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工业公司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32.6亿元,占全区的半壁江山。
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年成功引进237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37.77亿元。
其中,工业项目33个,投资额251.68亿元。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总数达190家,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开发区入选国家第三批“精益创业方向”双创示范基地。
这里的科研机构总数高达73家,形成全产业科研机构覆盖,包括国家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等。
这是一片属于科技与创新的热土,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活力与希望。为所有怀揣梦想、有志在这里扎根的企业,提供发展沃土。
在“双碳”目标和产业安全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开始加速发展。
这里,高科技产业不断集聚,推动了产业链的完善,更在地方创新平台、科研院所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下,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08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公司119家,外资企业61家。
上汽、华为、苏宁、京东等世界500强也纷纷在此落户,投资项目多达26家。
目前,该区共有21个产业园区,基本覆盖了工业、商贸物流、医药健康、数字化的经济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这些园区逐步成为项目承接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
这个现代化园区占地205亩、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3年前顺应自治区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趋势而建,如今已发展成集生产、研发、生活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
作为经开区(头屯河区)产业新星、两河片区新增长极,建投两河产业园拥有无限上升空间。
环顾周边,燕京汽车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大道双创产业园、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已率先布局,形成了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为后入驻的延链公司可以提供产业支撑。
交通方面,园区地理位置优越,距乌鲁木齐城区仅10公里,距地窝堡国际机场40公里,距火车北站10公里、火车西站12公里。无论是客流还是物流集散,都十分便利。
园区瞄准装备制造、包装材料、新能源、新材料和纺织等领域,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面向四海八方招商,不断补链、强链、延链。
作为招商合作伙伴,谷川联行紧扣重点产业脉络,锁定重点区域,依托园区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展精准招商,助力园区招引产业契合度高的优质企业。
随着园区步入正轨,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在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涵盖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绿色环保建材和矿石检测等多个领域。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