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近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为有效应对全球安全威胁,英国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度的增加国防开支。同时,英国进一步明确推动军事现代化的具体举措,加快军事能力建设,有关动向或将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4月下旬,英国首相苏纳克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访问波兰。在与斯托尔滕贝格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苏纳克宣布,英国计划在2030年前,将国防开支增加至870亿英镑(约合1093亿美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
他表示,英国的国防开支将在2025财年增加30亿英镑,并在未来几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英国军方将在未来6年内获得750亿英镑的额外拨款,以保持北约第二(仅次于美国)、欧洲第一的国防支出国地位。英国媒体称,保守党要求更加大的幅度增加国防开支,部分议员呼吁将国防开支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苏纳克宣称,英国国防开支将达到战争水平,此举或将使欧洲安全局势迎来转折。他称,增加国防开支不仅有助于英国军队自身发展,还有助于“恢复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并将此次国防开支增长计划定义为“数十年来最大的防务强化措施”。
一是加速国防创新。苏纳克表示,将通过建立国防创新局来推动英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据悉,国防创新局负责管理用于研发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旨在将分散的国防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军事研究和发展。英国政府承诺,将国防预算的5%用于研发项目。国防创新局未来将牵头负责定向能武器、高超音速导弹等新型武器系统的研制,及互联网空间等领域的新兴研发技术。在第一批项目中,国防创新局计划在2027年前,将“龙火”激光武器系统集成到海军舰艇上。
二是加速装备更新。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称,英国将同步推动多个领域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英国陆军将加快列装“阿贾克斯”步兵战车、“挑战者”-3主战坦克、“拳击手”装甲车、“机动火力平台”,英国空军继续采购F-35B战斗机,英国海军采购新型护卫舰等。英国将尽快提高国内军工产能,使其达到战争状态。同时,英国政府将对采购和开发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革,以加快提高战备能力。其中,英国政府将投入100亿英镑用于弹药的扩大生产,以提高弹药储备量。
三是加速战法革新。英军将主要加大对无人作战和太空作战的研发投入。无人作战方面,英军积累了大量与无人系统相关的训练和战法,提出无人系统一定要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能力,以在复杂战场环境中进行导航和通信。太空作战方面,英国在《国防太空战略》中明确了太空军事化的具体举措,即一方面通过发展太空能力,保护英国在太空领域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拓宽和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五眼联盟”、北约其他成员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形成全球太空合作伙伴网络。
英国声称,苏纳克提出的国防开支增长方案及英国政府提出的军事现代化举措,是为了应对欧洲地区的潜在威胁,但外界认为,这是英国着眼未来全球博弈的“谋势之策”。欧洲媒体称,英国的一系列做法,意在向外界表示其在欧洲乃至全球安全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相关措施在具体执行中面临不少问题。
一方面,经济拖后腿。近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英国该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三季度下降0.3%,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英国媒体称,英国经济正陷入“技术性衰退”,2024年将面临挑战。
在经济实力持续萎缩的背景下,英国政府提出的国防开支增加方案恐难落实。目前,英国国内普遍对国防开支增加持悲观态度。部分英国媒体认为,苏纳克政府的当务之急并非涨军费,而是采取实在举措稳住经济发展形势,为保守党在今年年底的大选中争取更多支持。
另一方面,装备难更新。2023年底,英国国家审计署对英国国防部2023年至2033年装备计划做评估,并向议会提交评估报告。报告认为,该计划所需费用为3055亿英镑,而预算仅为2886亿英镑,超支169亿英镑。
英国媒体指出,这一情况会造成武器装备采购升级计划难以落实。2023年,英国宣布将其计划购买的5架E-7空中预警机削减至3架,将26型护卫舰的采购数量从13艘减少至8艘,另购买5艘较小的战舰来弥补数量差。英国陆军的227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中,只有148辆将升级到“挑战者”-3标准。此外,英国将在2025年退役26架“台风”战斗机,并且不会更换新型战斗机。(胡波)
据近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工具创建了一个表现出混沌行为的电子电路的数字孪生模型。根据结果得出,新方法与线性方法相比,实现了更高的准确度,且比以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显著降低。
极光,是地磁暴引发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其诱因之一——日冕物质抛射,往往伴随着太阳耀斑。2024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高峰年,太阳活动显著地增强,X级耀斑、太阳质子事件、大地磁暴等强爆发事件频发。
编者按:今年5月13日至19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为扩大以旧换新宣传效果,巴南区、璧山区等区县商务委联合社区、乡镇,为商家提供“周末摊位”,走进社区、乡镇宣传以旧换新。
甘肃张掖临泽县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就有13粒产自这里。为破解“大而欠优”问题,临泽依据《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办法》,让优质基地优先保障优势制种企业。
过去3年,我主要是做“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数字化的经济项目落地等工作。面对各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和同事们拿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参与庆阳“东数西算”工程的建设,见证着“东数西算”从一个概念变为一座座数据中心、一个个落地的企业……
为优化我国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证实了在沙漠温室环境下进行作物快速繁育是完全可行的,为实现沙漠温室一年多次加代选育提供了有效手段。
近日,我国多地出现极光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极光现象与地磁暴活动紧密关联。地磁暴以及近期频繁出现的太阳耀斑为什么发生?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影响吗?
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在法律和法规方面,我国形成以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法律和法规体系。
“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CEP290基因发生突变的人患有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眼病,即“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10型”,患者会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5月9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无人机照片)。5月9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无人机照片)。当日,山东青岛造船厂建造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实现陆地完工。
前不久,“面包店的香味是假的”话题冲上热搜,更带火了“食物香氛”这个概念。不少网友诧异:食物香味还能“造假”?
10日上午,“十三五”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设备之一——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顺利通过工艺测试。这标志着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具备迎接工艺验收的条件。
5月10日,一场代号为“应急使命·2024”的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在浙江金华等地举办。演习模拟超强台风“海神”正面登陆浙江沿海,贯穿浙江全境,钱塘江流域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
作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2021年1月,阜航麦1号正式获得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成为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自主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记者宋晨)5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智慧天网一号01星作为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包含技术验证A星与配试B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近日,该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了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的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方式,对依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在诸多产业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新赛道,优秀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正加速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大展拳脚、加速奔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力量。
关注官方微信